法律问答

刑事拘留被判刑的人会怎样

刑事拘留
2023-10-17 13:42:1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拘留分为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等几种不同的情况。
    刑事拘留是指对于涉嫌犯罪的人员采取的一种强制关押的措施,保证将来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防止串供、逃避处罚等情况。
    但是被拘留不一定就会被判刑,还要看具体的案情和案件的证据情况。
    而判刑则是指刑事案件中,对于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事实,且系被告人实施的,则需要对被告人判决处以刑罚处罚。
    两者是不同的。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法律依据:
  • 刑事拘留 是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法定的紧急情况下,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并进行审查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只是被怀疑涉嫌犯罪,只有法院判决后才能确定是否属于犯罪。
    前科是指上一次的犯罪事实及受到的刑罚,常用于有前科,即以前因故受到过刑罚。刑法上所讲的前科,是指曾经被人民法院判处过拘役、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并且已经执行完毕的人又重新犯罪。
    有前科的人又犯新罪,如果符合累犯的条件,就构成累犯,要从重处罚。有某种前科的人不能担任某些职务,如被剥夺过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担任人民法院中助理审判员以上职务。曾有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的,不能视为有前科。
    因此,如果被刑事拘留,则在公安部门肯定会有记录,但是未判刑,就意味着没有犯罪,不受刑事处罚,不算前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一百七十八条 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 一、刑事拘留会判刑坐牢吗
    1、刑事拘留不一定会判刑坐牢。刑事拘留并不是刑事处罚,公安机关没有权利对被拘留的行为人进行定罪。只有经过审判的行为人。才能够被认定为犯罪分子。对于证据不足的案件,公安机关当然可以释放涉案的行为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二、刑事拘留的特点有哪些
    1、有权决定采用刑事拘留的机关一般是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在自侦案件中,对于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以及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犯罪嫌疑人也有权决定拘留,人民法院则无权决定拘留。不管是公安机关决定的拘留,还是人民检察院决定的拘留,都一律由公安机关执行;
    2、刑事拘留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采用。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来不及办理逮捕手续而又需要马上剥夺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的人身自由的,才能采取拘留=如果没有紧急情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有时间办理逮捕手续,就不能先行拘留;
    3、刑事拘留是一种剥夺公民自由的强制措施。
    与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相比较,拘留的特点在于完全剥夺公民人身自由,而非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就剥夺公民自由而言,拘留与逮捕具有相似性,都属于羁押的一种,因而也只有在确有必要时才能采用;
    4、刑事拘留是一种临时性措施。
    刑事拘留的期限较短,随着诉讼的推进,拘留要及时予以变更,或者转为逮捕,或者变更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或者释放被拘留的人;
    5、拘留的对象具有特定性。只能适用于法律严格规定的情形。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