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法院刑事案件如何处理

刑事辩护
2023-10-17 14:20:5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刑事案件怎么处理
    1、刑事案件的处理流程具体如下:
    (1)公安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
    (2)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3)法院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一般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
    【公诉权】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第一百七十条 【对监察机关移送起诉案件的审查】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照本法和监察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
    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对监察机关移送案件强制措施的适用】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已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留置措施自动解除。
    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拘留后的十日以内作出是否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人民检察院决定采取强制措施的期间不计入审查起诉期限。
    二、刑事犯罪的四大构成要件是什么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
    2、犯罪的主观方面。
    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
    3、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
    4、犯罪客体。
    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 一、刑事案件怎么处理
    1、刑事案件的处理流程具体如下:
    (1)公安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
    (2)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3)法院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一般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
    【公诉权】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第一百七十条 【对监察机关移送起诉案件的审查】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照本法和监察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
    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对监察机关移送案件强制措施的适用】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已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留置措施自动解除。
    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拘留后的十日以内作出是否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人民检察院决定采取强制措施的期间不计入审查起诉期限。
    二、刑事犯罪的四大构成要件是什么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
    2、犯罪的主观方面。
    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
    3、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
    4、犯罪客体。
    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 刑事案件法院审判流程为:
    1.审查案件;
    2.决定开庭审判,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
    3.开庭;
    4.公诉人、辩护人向法庭出示物证;
    5.休庭调查;
    6.法庭辩论和最后陈述;
    7.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条 开庭
    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 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审判长应当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审查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