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程序是什么

交通事故赔偿
2023-10-18 08:28:0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进行交通事故鉴定的流程:
    1、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
    2、司法鉴定机构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
    3、审核通过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
    4、通知时间做鉴定;
    5、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意见书。法律依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条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司法鉴定程序是指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方式、步骤以及相关规则的总称。
    第十二条
    委托人委托鉴定的,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核对并记录鉴定材料的名称、种类、数量、性状、保存状况、收到时间等。
    第十三条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收到委托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于复杂、疑难或者特殊鉴定事项的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可以与委托人协商决定受理的时间。
  • 交通事故的鉴定程序:
    1、申请人向相关部门进行伤残鉴定申请;
    2、相关部门受理申请之后,委托相关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3、鉴定机构对申请人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鉴定并作出鉴定结论。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4.1鉴定原则法律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4.1鉴定原则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4.1鉴定原则
    应以损伤治疗后果或者结局为依据,客观评价组织器官缺失和/或功能障碍程度,科学分析损伤与残疾之间的因果关系,实事求是地进行鉴定。
    受伤人员符合两处以上致残程度等级者,鉴定意见中应该分别写明各处的致残程度等级。
    4.4致残等级划分
    本标准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10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级致残率相差10%。致残程度等级划分依据见附录A。
    4.5判断依据
    依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综合判定致残程度等级。
  • 交通事故的鉴定程序,具体如下:
    1、鉴定的申请和决定;
    2、委托鉴定;
    3、鉴定时限;
    4、重新检修、鉴定。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当事人和代办代理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提出鉴定和重新鉴定的申请。
    交通事故的伤残鉴定程序是什么
    发生交通事故后,申请伤残鉴定的流程如下:
    1、当事人向有资格的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中心申请鉴定;
    2、在受理申请后,被鉴定人到鉴定中心进行伤残鉴定;
    3、鉴定结果确定后,领取伤残鉴定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性较强的检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门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应当由鉴定人签名。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