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朋友帮人家刷信用卡,刷到几个不认识人的卡,刷了100多万,挣了5万多块钱,后面被抓了才知道那人拿来刷的是诈骗得来的钱,现在被关在拘留所了。

刑事辩护
2019-06-15 08:21:18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1、根据诈骗数额,在下列犯罪数额对应的刑罚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1)诈骗数额达6000元以上不满2万元的,量刑起点为拘役三个月。 诈骗数额达2万元的,量刑起点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数额每增加1500元,增加一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
    (2)诈骗数额达6万元的,量刑起点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数额每增加6000元,增加一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 诈骗数额达
    4.8万元,并具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amp;lt;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amp;》(以下简称《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
    (一)至
    (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量刑起点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数额在
    4.8万元以上,未达6万元的,每增加6000元,增加一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
    (3)诈骗数额达50万元的,量刑起点为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数额每增加2万元,增加一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诈骗数额达40万元,并具有《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
    (一)至
    (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量刑起点为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数额在40万元以上,未达50万元的,每增加2万元,增加一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2、以数额巨大或特别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情节,诈骗未遂的,应根据相应的犯罪数额和情节确定量刑起点和基准刑,综合考虑犯罪未遂等量刑情节后决定宣告刑。
    3、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同时具有两种以上情形的,累计不得超过基准刑的100%。但已根据相关情节确定量刑起点和基准刑的除外:
    (1)实施三次以上诈骗犯罪的;
    (2)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
    (3)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5)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6)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7)导致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8)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9)为吸毒、赌博等违法活动而诈骗的;
    (10)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适当减少基准刑:
    (1)在案发前自动将赃物归还被害人的,可减少基准刑50%以下;
    (2)诈骗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物的,可减少基准刑20%-50%;
    (3)因生活所迫、学习、治病急需而诈骗的,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4)其他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形。
    5、诈骗犯罪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别达到不同量刑幅度,既遂部分所对应的量刑幅度较重,或者既、未遂所对应的量刑幅度相同的,以既遂部分确定基准刑,未遂部分作为酌情从重处罚情节,可增加基准刑的40%以下;未遂部分对应的量刑幅度较重的,以未遂部分确定基准刑,既遂部分作为酌情从重处罚情节,可增加基准刑的50%以下。
  • 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判决之前的先期羁押都可以折抵相应的刑期,应以拘留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刑法》第四十一条【管制刑期的计算和折抵】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第四十四条【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第四十七条【有期徒刑刑期的计算与折抵】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 你好,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具体指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孕妇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 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 解释》规定,
    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