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逮捕证下来多长时间会被判刑,是否有法律规定

2023-10-30 11:34: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逮捕证下来时间和判刑时间并没有关系。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形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 1、逮捕证下来并不说明会判刑,只有经法院审判认定有罪需要判处刑罚的才会判刑。
    2、逮捕证是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的文件,该证一般由检察机关进行批准。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第九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 法律分析:逮捕多久后才会判刑,完全取决于个案的具体情况。不了解案件的全部情况,无法准确计算期限的长短。据此,只能通过假设来帮助大家理解从逮捕到二审判决的最长期限。
    一、假设不存在期限延长或重新计算的情形,最长为7-8个月。
    二、假设存在全部期限延长的情形,最长为18个月又15天。
    三、假设存在期限重新计算或期限特别延长的情形,最长期限无法准确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六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