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用人单位可以减薪的情况有哪些?

讨薪
2023-10-31 13:24:0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公司可以是减薪的,但这个过程必须合法进行
    用人单位应该遵照和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约定,给付工资,不能擅自减薪。如果因为效益不好确实需要减薪,必须和劳动者协商,达成一致才能重新订立劳动合同。
    在顺序上,减薪通常会先从高级主管开始。各单位主管负营运之责,如果企业无法盈利,主管本身就必须先减薪,因为公司经营的好坏,高级主管是责无旁贷的。
    另外,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还明确了用人单位合法扣减工资的4种情况:
    一是职工因个人主观原因没有完成生产任务,并非身体问题等所致,单位可扣减其工资。扣减后工资不能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二是职工违反劳动纪律,并造成单位损失时,单位因此扣减工资,每月扣减比例必须小于该职工月工资的20%;
    三是职工请事假,按照缺勤一天扣一天的工资计算;
    四是职工请病假,按照病假工资发放,可以扣减其绩效或生产性奖励等。
  • 用人单位可以减发工资的情形:为劳动者代扣代缴个税;为其代扣代缴其个人的社保缴费部分;按法院的判决、裁定代扣抚养费、赡养费;或者劳动者因个人原因给单位造成损失,依法扣除其部分工资等。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减员工工资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相关规定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工资金额及构成,则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降低工资待遇。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协商就任意下调劳动者的工资,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