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私人放高利贷属于什么罪,法律依据是什么

民间借贷
2023-11-05 15:06:0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私人放高利贷一般不会构成犯罪的,但是如果放贷人通过违法手段套取资金后以更高的利率转贷他人,从中获利十分巨大的,涉嫌高利转贷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 私人放高利贷,是违法行为,但不构成犯罪,不涉嫌什么罪名。但是如果放贷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并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则就构成了高利转贷罪。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私人放高利贷的行为触犯法律规定的会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情节严重的,会构成非法经营罪。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
    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
    (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前款规定中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是指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
    贷款到期后延长还款期限的,发放贷款次数按照1次计算。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