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主要合同的有效担保合同是否必然有效

担保合同
2023-11-18 13:44: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担保合同是否有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确定:
    1、担保合同的主合同是否有效;
    2、担保的主体是否适格;
    3、担保合同是否具有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情形;
    4、是否以禁止流通物提供担保;
    5、是否是未经批准及无权设立的对外担保。
    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规定,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
    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
    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担保合同有效的条件是:
    (1)主合同有效。担保合同依附于主合同而存在,主合同有效是担保合同有效的前提;
    (2)合同的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三百八十八条 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
    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注: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 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以认定担保合同有效:
    1、主合同有效;
    2、担保合同的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3、担保合同意思表示真实;
    4、担保合同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