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在2016年投资30万开了个厂,2017年5月有余经营不好,欠下很多债,找人投资30万,合同分他45的股份,结果我6月份把他的投资款全部给我还债了,厂里资金不够关门,我私下把设备抵押了,现在他要报警,告我诈骗,这个成立吗

2019-06-19 01:47:4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买卖合同欺诈的情形:

    1、假冒合同主体进行欺诈

    在生活实践中,犯罪分子往往本身不具备成为买卖合同卖方主体或买方主体的资格,而利用种种手段掩盖或隐蔽其真实身份,制造假象,使被害当事人与之签约,以达到获取不法得利的目的。

    2、利用被欺诈方心理进行欺诈

    这种形式的欺诈往往出现在即时结清的买卖合同中,犯罪分子抓住被欺诈方某些心理进行欺诈,犯罪分子往往将几种手法同时使用,使被害方上当受骗,而事后无法找到诈骗方,以致无法挽回损失。

    3、伪造、变造或虚构标的物

    在标的物上做文章从来是利用买卖合同进行欺诈的犯罪分子惯用的手法之一。

    4、利用合同条款的模糊性、歧义性、不完备进行欺诈

    钻合同条款表达形式的空子,利用被欺诈方的疏忽进行诈骗,牟取非法利益是欺诈人常用伎俩之一。
  • 合同的成立属于事实判断问题,是回答有没有合同、合同关系事实上是否存在的问题,只要当事人之间就合同内容达成了合意(即一致意见),就产生了事实上的合同关系,至于法律会对该合同做出什么样的评判,与合同的事实存在与否没有关系。合同的成立是确定合同是否有效的前提,没有事实存在的合同,合同的生效就无从谈起。
  • 私人签订房屋抵押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动产需要作登记,作为不动产,房屋抵押需要到房管局进行登记,所以私人之间的抵押合同不能对抗登记,也就是说即便你们写了协议,在未作登记时,房屋所有人已然可以住房进行处理,所以私人间的协议并未起到抵押的作用,所以是无效的。
    办理房产登记时房管局只审查抵押需要的手续,如抵押合同,抵押人与抵押权人的身份证明,抵押物权证。房管局不干涉你们自愿达成的协议。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