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请问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2023-11-26 11:48: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包括以下方面:劳务关系适用《民法典》,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劳务关系主体可以是两个自然人或者自然人与单位,劳动关系主体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务关系争议申请仲裁的,必须先签订仲裁协议,劳动关系争议申请诉讼的,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其他。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区别如下:
    1、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也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2、关系不同;
    3、劳动主体的待遇不同;
    4、适用的法律不同。
    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而劳务关系则适用《劳动合同法》;
    5、合同的法定形式不同。劳动关系用劳动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是书面的。而劳务关系须用劳务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除书面的以外,还可以是口头和其他形式。
    劳动者签合同的时候若不注意区分这两者概念,不只会影响到自己的工资收入,更会影响到日后的社保、福利等待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另一方则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劳务关系的主体则可以同时都是法人、其他组织、自然人;劳动关系的客体是劳动力,劳务关系的客体是劳务;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等相关法律,劳务关系适用《民法典》等相关法律;其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