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您好 我想问一下这个是什么意思

2023-11-26 12:46: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是:1、客观要件: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2、主观要件:指内心的意思,可分为行为意思,即表意人自觉地从事某种行为的意思;表示意思即行为人认识其行为具有某种法律行为上意义。3、效果,即行为人欲依其表示发生一定法律效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条
    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 关于意思表示法律效力的判断:意思表示一旦成立,表意人须受其约束,非依法律,不得擅自撤回或者变更的法律效力。意思表示作成后,将要影响表意人、相对人或第三人的利益。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的行为。法律依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条
    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
  • 法律分析:关于意思表示法律效力的判断:意思表示一旦成立,表意人须受其约束,非依法律,不得擅自撤回或者变更的法律效力。意思表示的作出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第一百三十四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