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医疗事故医院不赔偿该怎么处理

医疗事故纠纷
2023-11-29 08:48:0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医疗事故医院不赔偿,患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
    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十七条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
    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后医院不赔偿,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出现医疗事故后,医院不愿赔偿的,当事人有三种处理方法。分别是:
    1、调解。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2、如果确属于医疗事故,则可以要求民事赔偿,按照相应的赔偿标准要求医院赔偿;
    3、医院仍然拒不赔偿的,那么可以提起诉讼。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五十条
    医疗事故的受害方可以按照以下标准索赔: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
    (六)残疾用具费: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