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离职问题,劳动纠纷

劳动合同纠纷
2023-11-30 13:38: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就离职纠纷进行维权,主要有三种方法:
    1、向当地的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
    2、向当地的劳动监察行政部门投诉;
    3、直接向法院起诉。
    离职纠纷起诉或者申请仲裁的应当要准备好相关证据。法律依据:就离职纠纷进行维权,主要有三种方法:
    1、向当地的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
    2、向当地的劳动监察行政部门投诉;
    3、直接向法院起诉。
    离职纠纷起诉或者申请仲裁的应当要准备好相关证据。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 法律分析:属于,以下都属于劳动纠纷:
    1、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和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纠纷;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规定发生的纠纷;
    3、因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纠纷;
    4、因认定劳动合同无效、特定条件下订立劳动合同及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纠纷;
    5、因经济补偿和赔偿发生的纠纷;
    6、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纠纷;
    7、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因返还订金、保证金、提押金(物)发生的争议或因办理职工档案、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发生的纠纷;
    8、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受理的其它劳动纠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因离职引发的争议是适用劳动仲裁这一解决方式的。该争议在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之内,若当事人依法提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会及时予以受理并依法作出裁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