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公司领导变相的逼你辞工,要怎样维护自己权益?

劳动合同纠纷
2023-12-04 13:38: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员工被公司辞退应该怎样维护自己权益
    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一)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二)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三)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
    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二、老板辞退我的工资该立马结清工资吧?
    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劳动者,劳动者可以去申请仲裁。
    三、公司辞退员工如何补偿
    在劳动法律关系上,辞退赔偿可以分为依法辞退和违法辞退两类,依法辞退符合法律规定,比如劳动合同期满后,公司决定不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违法辞退违反了法律规定,比如公司辞退孕期、哺乳期的女性员工。如果是合法辞退,公司只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即可,如果是非法辞退,公司应当比照经济补偿金标准的双倍向员工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按照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工作年限在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工作年限不满六个月的,按照半个月计算;在这里,月工资标准是劳动关系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但是,月工资标准最高不得超过当地平均工资标准的三倍。

  • 身为打工人,在职场上难免会遇到一些事情。
    最近九月身边的朋友给我说,公司想逼她辞职,开始对她搞一些小动作。
    她问我是不是干脆自己辞职算了!
    其实很多公司不想支付经济赔偿,就会使用各种招数逼你离职,这种时候千万不要慌。
    如果你直接就同意了,那就亏大了!
    今天教大家3招,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1.千万不能主动辞职!一旦提交了主动离职的申请,就很难在获得经济补偿了。
    2.千万不要因为公司的逼迫,就消极怠工,甚至是不去上班。
    因为旷工会导致严重违纪,是可以作为开除的理由。所以无论公司做什么,你都准时上班,否则就上了公司的当。
    3.一定要通过法律的途径去维权,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提起劳动仲裁都可以。
    法律是用来保护劳动者的。
    总之,公司逼你辞职不要慌。
    我们只需搜集好证据,拿起法律的武器,就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这种情况,你需要跟公司协商看是你自己的问题还是公司的问题,如果是公司的问题无故劝你离职,你必须向公司索要一定的赔偿金额。如果是你自己的问题,你就试着去提升自己改变自己。如果协商无果的话就必须借助劳动仲裁。来捍卫我们正当的劳动权益。辞职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三是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