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2022年工资拖欠,已签订劳动合同,并持有欠条,请问我能否追回拖欠工资?

讨薪
2023-12-05 10:28:0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1、找老板协商。为节省时间跟精力,建议可以先试试直接找老板协商处理。
    2、找劳动部门投诉。投诉时,一般是找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后,由其责令老板及时支付工资。
    3、找劳动仲裁机构仲裁。员工被找借口拖欠工资,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追讨工资,将不受仲裁时效的限制,一旦离职的话,就要从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4、找提起诉讼。发现经过以上方法都无法拿回工资的,那么员工最后可以去提起诉讼处理。

  • 1、依法要求其支付拖欠工资。
    2、拖欠工资情况严重的,可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3、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且未过仲裁时效的,依法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4、经协商或者劳动部门介入,仍不支付拖欠工资的,可以依法申请仲裁、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拖欠工资五六年还能追讨,具体如下:
    1、劳动者被拖欠工资五六年的,还可以追讨,劳动者可以与单位协商、依法申请调解、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2、但如果过了一年的仲裁时效,或者劳动者有欠条,过了三年的诉讼时效,则不能通过仲裁或起诉的方式来追讨。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1、申请仲裁人应为劳动争议的当事人;
    2、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是与劳动权利义务有关的劳动争议;
    3、当事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
    4、当事人应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