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您好,第82条盗窃罪严重不?

经济犯罪
2023-12-08 19:42:0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盗窃犯罪属于刑法规制范畴,不属于民事行为可以私法自治。即使被害人书面谅解,检察机关也要提起公诉,移送法院定罪量刑。但是盗窃罪也有不起诉的情形,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不起诉:(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犯罪嫌疑人死亡的;(五)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如果检察机关或是受害人不起诉的,法院无权直接判决他人有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 涉嫌盗窃罪应当按照刑事诉讼程序规定的程序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被拘留两个月未判刑符合法定期限。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具体包括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和批准逮捕期限、侦查期限、检察机关起诉期限和人民法院审判判决期限。
    (1)刑事拘留和批准逮捕阶段: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特殊情况下,申请审批时间可延长一至四天。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或者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报请审批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人民检察院在接到公安机关批准逮捕的通知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2)侦查阶段:《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逮捕犯罪嫌疑人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3)审查起诉阶段:《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4)庭审阶段:《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诉案件后,应当在两个月以内宣判,但是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 构成盗窃罪从轻量刑的情节有:
    1、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可以比照既遂犯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
    2、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3、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可以予以从宽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