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爸爸在工作中受伤,保险公司却不同意赔偿,该怎么办?

保险赔偿
2023-12-09 06:26:0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协商,如果协商赔偿不成,劳动者就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或事故发生地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诉讼。不过首先要进行工伤认定:
    1、先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认定工伤后,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根据鉴定的劳动能力等级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 如果发现保险公司在理赔中存在不合理或有异议,出现了纠纷,可以通过下面三种方式来解决:
    1.和保险公司协商;保险合同双方就理赔不合理的问题,以保险合同为依据,进行直接沟通,达成一致意见,自行解决问题。
    2.协商无果,申请仲裁;将理赔争议提交到专业的仲裁机构,达成仲裁协议,经仲裁机构裁决处理。
    3.仲裁无效,走法律诉讼;投保人按照法律程序,通过法院对保险人提出合理的理赔主张,由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解决争议,长期内可以有效解决争议问题,但需要支出一定的费用。

  • 1、工伤赔偿诉讼请求的当事人要具有劳动行政部门出具的认定工伤的意见书。
    2、负责工伤认定的机构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3、如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当事人的伤情已经认定为工伤,当事人据此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的,法院则应当受理。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