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朋友介绍的对象,我被骗了钱

诈骗
2023-12-10 17:20:2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被朋友骗了钱是否属于诈骗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
    1、如果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金钱的,则属于诈骗;
    2、如果行为人不是非法占有为目的,可能不构成诈骗。
    一、诈骗的钱款能追回,具体情况如下:
    1、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
    2、并且应该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
    二、诈骗数额的量刑如下:
    1、诈骗不足4000元的,为罚金刑;
    2、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为管制刑;
    3、5000元的,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4、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总而言之,被朋友骗了钱,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所以,在涉及诈骗的时候,当事人应该及时依法报警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被朋友骗了钱的,受害人应当及时固定被骗的证据,并保存好,之后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将案件记录在案。对于有明确诈骗人的,因600元不构成诈骗罪,因此可对行为人处以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 被认识的人骗了钱,受害人应该立即携带被骗的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
    被认识的人骗了属于诈骗罪。被骗了协商追不回来就报警涉嫌诈骗。把被骗的经历详细告诉警方,警方会根据提供的线索介入调查取证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虽然诈骗行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一些共同的特征把握这些特征予以防范,是可以避免使自己误入歧途、落入圈套的。更何况很多骗子的手段并不见得很高明,受骗的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受害人本身。
    一般说来,受害人具有一些不良或幼稚的心理意识,是诈骗分子之所以能轻易得手的关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什么情形的,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