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律师你好给车撞了去法院起诉多少费用

交通事故赔偿
2023-12-11 17:30:3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交通事故到法院起诉的费用大概是多少
    1、交通事故到法院起诉的费用收取如下: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
    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2交纳;
    (4)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
    1.5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1交纳,不同标的收取比例不一样;
    (6)诉讼费用先由起诉方交予法院,然后最后由败诉方承担。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
    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在记录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并共同签名后,撤离现场,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
    第八十七条
    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且基本事实及成因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
    二、交通事故起诉需要什么材料
    1、民事起诉状;
    2、当事人身份证复印件;
    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4、鉴定报告;
    5、治疗费用票据、病历以及诊断报告;
    6、误工时间证明以及收入证明;
    7、交通费、住宿费票据;
    8、受害人及近亲属的户籍证明。
  • 交通事故到法院起诉的费用收取如下: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
    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2交纳;
    4、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
    1.5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1交纳,不同标的收取比例不一样;
    6、诉讼费用先由起诉方交予法院,然后最后由败诉方承担。
    交通事故起诉需要什么材料
    1、民事起诉状;
    2、当事人身份证复印件;
    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4、鉴定报告;
    5、治疗费用票据、病历以及诊断报告;
    6、误工时间证明以及收入证明;
    7、交通费、住宿费票据;
    8、受害人及近亲属的户籍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
    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在记录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并共同签名后,撤离现场,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
    第八十七条
    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且基本事实及成因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
  • 交通事故到法院起诉的费用收取如下: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
    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2交纳;
    (4)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
    1.5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1交纳,不同标的收取比例不一样;
    (6)诉讼费用先由起诉方交予法院,然后最后由败诉方承担。交通事故起诉需要什么材料
    1、民事起诉状;
    2、当事人身份证复印件;
    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4、鉴定报告;
    5、治疗费用票据、病历以及诊断报告;
    6、误工时间证明以及收入证明;
    7、交通费、住宿费票据;
    8、受害人及近亲属的户籍证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八十六条
    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在记录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并共同签名后,撤离现场,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