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二婚能有婚假吗?,有什么规定

劳动合同纠纷
2023-12-14 00:32:0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二婚能有婚假,这是法定的假期。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 法律分析:二婚有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 法律分析:二婚有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