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交通事故案件被起诉

交通事故赔偿
2023-12-14 01:03:5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交通事故起诉方式如下:
    1、准备民事诉状、证据。根据被告人数每增加一人增加一份,向法院递交民事诉状和证据;
    2、起诉至有管辖权的法院,有管辖权的法院为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
    3、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满足起诉条件的,法院受理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在七日内立案,同时通知当事人。
    交通事故起诉需要什么材料
    交通事故打官司需要的材料如下:
    1、民事起诉状;
    2、当事人身份证复印件;
    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4、鉴定报告;
    5、治疗费用票据、病历以及诊断报告;
    6、误工时间证明以及收入证明;
    7、交通费、住宿费票据;
    8、受害人及近亲属的户籍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七十五条
    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 发生交通事故想要起诉的,起诉流程是:
    1、受害人向法院递交起诉状以及证据;
    2、法院对起诉进行审查;
    3、对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进行受理;
    4、对符合起诉的案件进行立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交通事故法院起诉程序规定如下:当事人首先应当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符合立案条件,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用后等待开庭审理。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法庭辩论:合议庭合议作出宣判。
    如当事人不服判决可以上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