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车辆损坏怎么赔偿,有折损费吗?

财产损害赔偿
2023-12-15 10:52: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车辆发生事故有折损费吗
    1、车辆发生事故有折损费。车辆折损费没有统一的赔偿标准,主要赔偿维修被损坏车辆所支出的费用、车辆所载物品的损失、车辆施救费用;因车辆灭失或者无法修复,为购买交通事故发生时与被损坏车辆价值相当的车辆重置费用等。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
    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财产损失,当事人请求侵权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维修被损坏车辆所支出的费用、车辆所载物品的损失、车辆施救费用;
    (二)因车辆灭失或者无法修复,为购买交通事故发生时与被损坏车辆价值相当的车辆重置费用;
    (三)依法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车辆,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
    (四)非经营性车辆因无法继续使用,所产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
    二、交通事故索赔诉讼时效有哪些
    1、对于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与人身无关的损失,例如车辆损失,车载货物损失等,诉讼时效应该是从发生交通事故之日起计算两年;
    2、对于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明显的人身伤害,例如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等,诉讼时效应自发生交通事故之日起计算一年;
    3、对于因交通事故造成的隐性伤害,如外伤性失语、偏瘫、神经损伤导致肢体肌肉萎缩等,诉讼时效应自隐性伤害被确诊之日或者经有关部门鉴定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时计算一年;
    4、对于经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未能达成调解协议的,诉讼时效从收到调解终结书之日起按照损失的不同性质计算,即人身一年,其他两年。
  • 事故车折旧赔计算方法:财产损失=原物价值-残存价值。确定车辆预计残值,一般按5%的残值率计算。确定折旧方法。计提折旧。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八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拓展资料:
    折旧费计算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一项极为重要内容。
    所谓折旧是指将某一资产的价值,在一定时间内,以某种方式逐年分摊掉,每年冲销的费用是从税前收益中提取的。借助于折旧回收投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回收投资的账面值,另一种是回收投资的全部现时价值。
    折旧具有如下意义:
    1)折旧是收回投资的最根本途径:
    2)折旧是年度经营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3)折旧影响企业应付所得税款:
    4)折旧是估计企业经营受通货膨胀影响程度的重要指标;
    5)折旧费是企业内部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
    6)在经济分析中折旧费是构成投资过程现金流的基本要素。
    有关汽车折旧的几个基本概念:
    汽车折旧基数是指以货币表示的汽车价值,当汽车价值增加或减少时,折旧基数也随之变化。
    账面残值是指汽车使用期终时的账面价值,主要用于财务计算,它并不等于此时的实际价值。
    无论何种折旧方法都不考虑账面残值以下的资产价值。
    估计残值是指在更新计算时对不同使用年限汽车的估价。
    实际残值是指汽车在转卖或报废处理时实际成交的价格。
    折旧寿命是指完全回收汽车投资的时间长度。
    它一般不等于汽车投资有效使用期,也不等于汽车实际使用寿命。
    折旧率是指每期折旧金额占总折旧基数的百分比。
    折旧费计算
    1、税法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上有规定如下(最低折旧年限):房屋、建筑物为20年;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俱等为5年,残值比例统一规定为原价的5%;
    2、因此,小汽车按税法规定:折旧年限5年,残值率5%。
    3、即使是二手车,其折旧年限也是从购之日算起5年。
  • 交通事故车辆折损费的计算方式没有明确的规定,车辆折损费一般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贬值费用一般不予赔偿,各地法院判决有差异,大部分不支持。
    如果是新车的话可以到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做鉴定,车辆定损需要准备的材料:
    1、机动车辆保险出险、索赔通知书。
    2、行驶证及驾驶证复印件。
    3、机动车辆保险单及批单正本原件、复印件。
    4、赔款收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