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什么是保底工时?工厂招聘说每月保底工时260小时是什么意思啊?

讨薪
2023-12-17 17:18: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保底工资是劳动者的基本工资,劳动者当月没有业绩或者业绩不足时,用人单位最少需要发放的工资,保底工资的上班工时是以
    21.75天为基准,超过该工时应当按照加班工资结算,用人单位闹劳动者加班的,应当依法支付加班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一、保底工资和底薪的区别
    保底工资和底薪的区别在于,底薪是基本工资,而保底工资是承诺支付的最低工资。员工的月工资的基本构成一般分为,基本工资、奖金、和各项补贴。保底工资是最低工资数额,其中包括基本工资和奖金。底薪一般都是指基本工资,所以底薪是保底工资的一部分。底薪或者保底工资都是员工和企业之间进行谈判的,但是不能够低于国家的最低工资标准。
    二、工资的发放形式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三、最低工资标准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抱国务院备案。
    四、相关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一、月工时二百六十什么意思
    1、每月保底工时二百六十个小时,就是要求每个月最低上班时间需要达到260个小时。工作时间的长度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直接规定。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或约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二、误工时间如何计算
    1、误工时间由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如医院出具的疾病证明书上所写的日期、提出的休息时间建议就是误工时间。
    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2、也可以根据工作单位出具的受伤人员误工的时间证明来确定;
    3、可申请司法鉴定机构对误工期长短进行鉴定,凭鉴定文书确定误工时间。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