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不签劳务合同需要赔偿吗?

劳动合同纠纷
2023-12-20 14:24:0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不给劳动合同赔偿标准如下: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双倍工资是指劳动者每月实发的工资的双倍,已发放的工资部分应该扣除。
    不签劳动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不签劳动合同的后果如下:
    1、未签订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2、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3、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或者赔偿;
    4、不签劳动合同不利于单位保护商业秘密
    5、不签劳动合同造成员工损失的,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
    6、用人单位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不签劳动合同应该赔偿。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赔偿义务,仲裁机构不受理的,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不签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如下所述:
    1、要对未签劳动合同员工支付双倍工资的赔偿;
    2、要对未签劳动合同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3、在一个月的宽限期内,如果由于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超过一个月的,由于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不签劳动合同的风险有哪些
    不签劳动合同的风险包括如下:
    1、会承担员工随时解除劳动关系且不承担任何违约或者赔偿责任的风险;
    2、会承担商业秘密得不到保护的风险;
    3、会承担成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