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刑事辩护
2023-12-20 20:10:2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如下:
    1、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一方还是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其可分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2、根据其是否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
    3、根据其行为是否需要当事人支付对价(互为对价,但是非为要求等价性),民事法律行为就可以分为: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
    4、根据其相互间的关系,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主行为和从行为;
    5、根据行为人实施行为所要发生法律后果的性质,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财产行为和人身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 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根据行为人数的不同,分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多方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四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
    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 法律分析: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由自然人、法人等私主体作出的行为,与政府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作出的国家行为、法院依审判权作出的裁判行为相区别。
    其构成要件为:要有民事主体;意思表示;标的须确定并且可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