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有一群人造谣,阻碍我的正常生活,走到哪都有人言语辱骂,,我特意换个地方,相隔二十公里,还有人骂,不是同一批,不知道是谁把我的位置信息泄露,已经三四个月了,我十六,因为这个退学了,在外面打工还有人说,在居所也有,换地方也有,完全不认识的人,没有报过警,在学校尝试告诉老师,造谣人不承认,在外面,没有证据,那些人不会在我看得见的地方说,每次都是一群人,对面是年轻人,不知道成不成年,不知道如何解决,一天几次,一次几个小时,每天都是,之前在工作的地方也有,手机不行,录音录不清,报警有用吗?

名誉毁谤
2023-12-22 10:50:2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建议报警处理

  • 1、公民如遇到网络诽谤,可保存相关证据材料后向辖区公安机关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将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在此期间,报案人可向受案单位咨询办理情况。
    2、新规中“被转发500次或点击5000次”是以实际点击为准,相关统计情况属于公安机关侦查工作,报案人并不需要了解。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公安机关将依法通知报案人相应情况。
    3、报案人所需准备的材料是视具体案情而定的,不同案情所需报案材料将有差异。因此,建议公民报案时先与受案单位联系,确定所需材料后备齐相关资料前往报案。
    2013年,中国最新司法法律依据:《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该司法解释今天起实施。
  • 公民如遇到网络诽谤,可保存相关证据材料后向辖区公安机关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将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在此期间,报案人可向受案单位咨询办理情况。新规中“被转发500次或点击5000次”是以实际点击为准,相关统计情况属于公安机关侦查工作,报案人并不需要了解。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公安机关将依法通知报案人相应情况。报案人所需准备的材料是视具体案情而定的,不同案情所需报案材料将有差异。因此,建议公民报案时先与受案单位联系,确定所需材料后备齐相关资料前往报案。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