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现在结婚需要婚前财产公证吗

离婚财产分割
2023-12-22 11:16: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婚前财产可以公证。婚前财产公证,是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的简称,指公证机关对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权利的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
    为避免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明确财产归属,有必要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比如说出资购房的费用投入,投入的数额会影响到婚后财产所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 婚前财产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公证。结婚之前,财产所有人应当亲自到公证机关进行公证,但在结婚之后,一方想要把婚前财产进行公证,需要夫妻双方亲自到公证机关去办理,以避免不必要的财产纠纷。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婚前财产属于公证的范围,自然人可以申请进行公证。申请办理时,需要提交相关材料。法律依据:《公证法》第十一条,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五)招标投标、拍卖;
    (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证据;
    (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
  • 结婚前财产不是一定需要公证。我国法律并不强制财产公证,一般按照当事人的意愿,自行选择是否进行公证。只是经过公证后,该财产约定的证明效力高于未公证的财产约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六条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