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预付款不退属于诈骗吗

诈骗
2023-12-23 12:40:2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收取预付款不退,如果采用了虚构或隐瞒事实的方式,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那么属于诈骗。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要视情节而定。预付款是一种支付手段,其目的是解决合同一方周转资本短缺。预付款不具有保证债的履行的作用,也不能证明合同的成立。收受预付款一方违约,只须返还所收款项,而无须两倍返还。
    此外,法律对预付款的使用有严格限定,当事人不得任意在合同往来中设置预付款项,而对定金则无此限制。
    1.如果收取预付款的时候隐瞒或者伪造了事实,并且目的即为非法占有预付款,那么可能构成诈骗。
    2.如果属于正常的缔约失败,认为责任在对方而不返还预付款的,则属于普通的民事违约纠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 一、说退钱一直不退属于诈骗么
    1、说退钱一直不退,不一定属于诈骗。具体是: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达到了3000元的,就构成诈骗罪;
    (2)说退钱一直不退,数额在3000元以下的,就不属于诈骗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
    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2、客观要件,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诈骗罪;
    4、主观要件,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在不同的犯罪情节下,对诈骗罪的犯罪分子处罚不同,也就意味着犯罪分子具体的坐牢时间不同。最高的时候是无期徒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