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被迫离职的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劳动合同纠纷
2023-12-25 10:42:0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被迫辞职是指劳动者非因本人意愿而辞职。例如用人单位有不按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条件、拖欠克扣工资等行为,劳动者依法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算是被迫辞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办离职需要的手续是:(1)提前30日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2)在规定时间内做好工作移交,向单位人事部提供书面的有相关人员签字的移交清单,结算工资;(3)转出人事关系。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 劳动者想辞职走人,除非用人单位具有法定过错,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劳动者身体不适想辞职修养,其他情形,不能急辞工。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劳动法关于员工辞职的补偿。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