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模糊的手印有没有法律效力

2023-12-25 16:14: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手印与签字并存是为了规避一些法律风险。
    在民事活动中,手印不会单独使用,一般和签名同时使用,在司法实践中,因为伪造难度的问题,手印真伪鉴别可以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只有手印没有签名的情况下,对方可能辩称是在其醉酒的情况下、在其睡着的情况下,被人拿着其手指摁下的手印。
    有人会说,只要有签名,将来对方不承认,我们申请笔迹鉴定即可。但实际上,近些年我们的笔迹鉴定技术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在笔迹鉴定时,普遍要求我们必须提供有法律效力,且与需要鉴定的签名材料时间相差前后3年内的材料作辅助比对检材。
    相比于笔迹鉴定来讲,指纹鉴定的技术就比较先进,且指纹具有唯一性。通过指纹鉴定,我们可以准确的判断鉴定检材上的指纹与对方指纹的同一性。
  • 法律分析:我国法律对签订合同时用哪个手指按手印是没有明确规定的,一般情况下是用右手的大拇指或者食指按手印。
    1、应使用专用的印泥或印油,防止印泥或印油在手指上堆积,形成捺印指纹的模糊和不清晰。
    印泥和印油为红色、兰色、黑色均可。
    2、是捺印指纹的顺序是以右手的食指、拇指、中指为依次顺序的,如果右手手指因特殊情况,指纹捺印不能满足要求时,可用左手的食指、拇指、中指依次代替,最好在指纹捺印中注明。
    3、在捺印过程中是将手指平放在要捺印的有关材料或文件上,从左至右用手指滚动捺印,捺印的力大小要掌握火候,这样指纹的纹路会清晰地留在材料或文件上,最好在捺印前确认印泥或印油在手指上遗留的程度。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 手印可以鉴定出来。按手印不是本人也是能查出来的。因为按手印需要与当事人的手指进行吻合鉴别,如果不能辨别真伪的,也是需要进行专门的鉴定,手印是由于手指、手掌皮肤花纹上的汗液或附着物,在肌力的作用下接触客体时引起客体表面形态的变化,而形成手印痕迹。
    按手印不用再依附于签字或者盖章,被视为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是直接上位,与签字、盖章平起平坐、平分秋色,构成了签订合同方式。合同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外在表现形式,而证明意思表示真实的方式主要包括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盖章等形式。
    于是签字、盖章也就成为了签订合同的法定方式。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典法》 第四百六十九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典法》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