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把自己的照片,手写签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电话,住址泄露给了诈骗分子,我该怎么办

诈骗
2023-12-26 08:42:16
律师解答共有2条
  • 法律分析:身份证号暴露危险。垃圾短信源源不断、骚扰电话接二连
    三、冒名办卡透支欠款、冒充他人要求转账。有些不法分子办一张身份证,然后挂失银行账户或信用卡账户,然后重新补办卡,再设置个密码。仅仅是泄露身份证号码,问题不大。丢失身份证最坏的结果就是别人冒用主体资格去从事诈骗的活动,泄露的仅仅是身份证号码和姓名,问题不大,即使有人仿造了本人身份证去诈骗,但是一经查实不是本人所为,还是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
    (二)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
    (四)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包含个人信息的人脸照片如果落入不法分子手中,
    那么照片主人除了有可能遭遇精准诈骗,蒙受财产损失之外,甚至还有可能因自己的人脸信息被用于洗钱、涉黑等违法犯罪活动,而卷入刑事诉讼。
    由于人脸识别应用五花八门,也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大量的人脸数据都被存储在各应用运营方或是技术提供方的中心化数据库中。
    数据是否脱敏、安全是否到位、哪些用于算法训练、哪些会被合作方分享,外界一概不得而知。而且,一旦服务器被入侵,高度敏感的人脸数据就会面临泄露风险。
    扩展资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草案提出,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所收集的个人图像、个人身份特征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公开或者向他人提供;取得个人单独同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有专业数据显示,到2022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
    75.95亿美元,约合508亿人民币。而在我国,截至今年10月14日,人脸识别相关企业已经突破1万家,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如今人脸识别已在金融、教育、交通、政务、医疗等领域得到了深化应用,相信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相关行业规范、法律法规的健全,人脸识别会不仅更便捷,而且更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
    央视新闻—刷脸时代我们的个人隐私或财产安全吗?专家解读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