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醉酒无证驾驶报废车肇事至一人死亡没有逃逸要判几年

2019-06-25 10:08:01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无证驾驶逃逸应当视具体情节轻重,依据以下条款进行处罚:
      新交法里无证驾驶处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 为保障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依法惩处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侦查、起诉、审判实践,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出台了一个《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意见中明确了:
    1、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前款规定的“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2、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1)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2)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3)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4)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5)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6)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7)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8)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 关于无证驾驶致人死亡,可以认定为交通肇事罪。交通运输肇事造成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又逃逸的;或者死亡三人,负事故同等责任,又逃逸的;或者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主要或者全部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又逃逸的;或者造成重伤一人,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解释》中第二条第
    (一)至
    (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又逃逸的,量刑起点为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
  • 无证驾驶属于违法行为,但是撞死人要负担的法律责任包括两方面:

    一、民事上的赔偿责任,根据责任的多少承担赔偿责任;

    二、刑事上责任。

    (一)首先要看是否故意。

    1、故意驾车撞特定的人,属于故意杀人,最高刑为死刑。

    2、故意驾车撞不特定的人,属于危害公共安全,最高依然是死刑。

    3、过失撞死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要看是否违章,事故后果,责任承担等具体情况。

    (二)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可定交通肇事罪:
    1 .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 .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 .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注意,此处的30万元以上的数额,不是指事故本身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而是指行为人无力赔偿的数额。按此标准,财产直接损失数额不到30万元,或者损失虽远远超过30万元但赔偿后不足30万元的,都不构成本罪;
    4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下列情形之一的: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在无证驾驶致人死亡中,具体要分析肇事者的主观心态,看最后定的是什么罪,然后才能确定大致的量刑标准。如果属于故意杀人的话,那么最高可以判处死刑;如果是交通肇事罪的话,一般就是三年有期徒刑。同时,肇事者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因无证驾驶造成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