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合同不履行如何处理,如何规定的

合同违约纠纷
2023-12-26 16:01:1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合同不能履行的处理有:
    1、因不可抗力或者当事人违约不能履行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2、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不履行合同的解决方式:
    1、通过诉讼等方式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因对方不履行合同造成损失或者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责任的,可以在要求继续履行的同时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2、通过诉讼等方式要求解除合同,并让对方依实际损失情况或者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承担违约赔偿。
  • 不履行合同处理具体如下:
    1、合同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属于违约,另一方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解决;
    2、当事人不愿意和解、调解或者和解或者调解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未签订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4、当事人应当履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和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投诉一般是指权益受到侵害的人向有关机关主张自己的权利的行为。消费者经常会遇到投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解和仲裁来解决不履行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三条
    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