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请教:濒嫌盗窃被看守所拘留,想了解拘留原因,濒嫌金额,犯罪嫌疑人身体及精神情况,该怎么办?要请律师的话怎么请?费用如何算?

其它
2019-06-25 10:37:53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法院不是以盗窃的金额为依据,是以所盗该物的标的大小计算。还要区分个人,共同犯罪。已赔偿属于减轻情节。还要看行为性质是初犯还是多次作案等等,都是判断依据。下面这个是主要依据。第一百一十五条【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量刑格】
    (一)犯罪数额1000元以上不满1500元的,基准刑为罚金刑;犯罪数额1500元以上不满2000元的,基准刑为管制刑;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3次以上,以盗窃罪论处的,基准刑为拘役刑;
    (二)盗窃公私财物价值2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盗窃价值2000元,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犯罪数额33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 根据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收购的涉嫌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根据具体情节和数额追究刑事责任。驾驶购买的赃车上路属于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没收车辆上交国库。
    犯罪嫌疑人如果能积极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从而得已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属于立功表现,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一、《刑法》第六十八条 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6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第三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 1、劳动仲裁是否需要请律师还要申请人根据案情以及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决定,可以请律师也可以不请律师。
    2、对于争诉标的不大,法律关系清楚的,可以不请律师,多请教多问就可以解决了。
    3、如果争诉村的较大、存在争议又需要调查的,请个律师帮助为好。
  • 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没有规定没有规定在看守所被刑事拘留多少天可以取保候审,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批准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