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合同成立和效力的区别联系

合同审查
2023-12-27 11:12:0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合同效力的表现形式如下:
    1、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2、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合同的效力体现在双方订立合同的法律效力上,每个合同的效力都是特定的,每个合同的效力都是不同的。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 法律分析: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达成的协议。合同的成立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一) 存在双方或多方订约当事人。
    (二)订约当事人对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三)合同的成立应当具备要约和承诺二个阶段。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前后合同的效力认定:
    1、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2、一般后成立的合同视为对前合同的补充,当两份合同内容发生冲突时,以后订立的合同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