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请问律师,工伤赔偿程序怎么走?

工伤索赔
2023-12-28 16:58: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工伤赔偿法律程序是:
    1、申请工伤认定,要求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申报工伤的手续;
    2、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经认定为因工受伤后,紧接着的就是要确定伤残程度;
    3、申请工伤待遇赔偿,进行工伤待遇赔偿,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落实,不受侵害。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 工伤赔偿的诉讼程序如下:
    1、书写起诉状;
    2、选择一个有管辖权的法院,然后递交诉状和证据及其他相关材料;
    3、法院通知开庭;
    4、开庭审理;
    5、法庭调查;
    6、法庭辩论;
    7、法庭辩论终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宣判。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等等。
  • 工伤赔偿的处理步骤如下:
    1、工伤报告程序;
    2、工伤认定程序;
    3、工伤鉴定程序;
    4、协商赔偿程序;
    5、劳动仲裁程序;
    6、法院审理程序;
    7、执行程序;
    8、申诉程序。
    工伤范围是工伤认定的前提,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
    各国及地区的工伤保险法律以及国际劳工公约对工伤范围的规定主要采取概括式立法模式、列举式立法模式、混合式立法模式。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

    法律法规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六十二条 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标准,支付全部工伤保险待遇。计算一次性工伤伤残补助金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