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土地纠纷对方不讲理怎么处理

土地纠纷
2024-01-03 10:50:2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因为土地纠纷怎么处理
    1、发生土地纠纷后,有以下的几种处理方法:
    (1)当事人可以到当地乡政府或土地管理所请求解决;
    (2)乡镇不受理的当事人可直接向县政府申请,受理机关对受理的宅基地土地纠纷先行调解,调解无效的作出处理决定;
    (3)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后30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二、土地纠纷最有利的证据有哪些
    土地纠纷最有利的证据有以下:
    1、人民政府颁发的确定土地权属的书证;
    2、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批准征用、划拨或者出让方式批准使用土地的文件;
    3、争议双方当事人依法达成的书面协议;
    4、人民政府或者司法机关处理争议的文件或者附图。
  • 法律分析:土地纠纷的处理程序如下:
    1、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应先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一般发生纠纷时,最常用的方法先是协商,协商的过程中应该沉着冷静。
    2、当土地争议双方协商不成时,由当地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进行调解,并签订权属地界协议书。
    如果关于争议双方协商不成时,则应该介入第三方进行调解,当地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有调解的义务,并且应该本着公平、平等原则对双方进行调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十三条 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由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做出处理决定。
  • 土地纠纷可以通过协商处理,或者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处理。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辖区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