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手机买了有两个月后降价三百元,商家补差价吗

消费者维权
2024-01-03 11:01:0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按实际情况,补差价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是卖家自行作出的承诺,所以,对于补差价,请自行与卖家进行沟通协商确定。承诺降价补差价是开发商的营销手段而已,主动补差价是开发商欲取信于潜在客户。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如果有欺诈行为,要对消费者进行3倍赔偿,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新消法规定消费欺诈3倍赔偿是获赔的最低限度。从立法目的来看,法定惩罚性赔偿仅是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最低限度,而非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最高限度。
    倘若经营者与消费者明确约定更大力度的惩罚性赔偿条款,不违反立法本意。
    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 商品降价了如果商家未规定一个月之内可以退差价,但规定了买家可以申请退款。降价是卖家的权利,这是商业惯例,具体可以和卖家协商。一般情况下商品房降价了自己是不能要求退差价的,因为商品房本身都是一定的风险是属于投资类型,出现增值和降价都是合理的范围。
    消费者申诉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消费者申诉的注意事项:
    1、消费者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
    2、被申诉人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3、申诉的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
    4、申诉的日期。
    必要时,消费者可委托代理人进行申诉活动,但需向有关行政部门提交授权委托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一个月内降价,消费者与销售者协商,如果存在不公平的情况,应当补差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