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在微信上付的钱到货后想退款商家不回消息了

消费者维权
2024-01-03 11:16: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使用微信支付的产品,申请退款成功后,资金会原路退回,具体多久能到账则会根据支付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情况1:如果是使用零钱支付的,在商家退款完成后会资金立刻到账,可以在零钱明细中查询到。零钱明细所在的位置如下:
    1、打开微信主界面,点击右下角【我】→【支付】→点击右上方的【钱包】;

    2、然后点击【零钱】→右上角的【零钱明细】即可。

    情况2:如果是使用银行卡支付的,退款完成后会在0-3个工作日到账。部分银行入账无短信提醒的,请留意查看银行收支明细。
    * 以iphone 12型号手机,iOS
    14.6系统版本,
    8.
    0.6微信版本为例子,不同型号版本手机操作通用。

  • 一、微信投诉后会退钱吗
    假如是商家的产品或者服务问题,在允许退款的法律范围内,可以维权。但是具体的还得分两种情况:第一,购买的产品是否是大平台里完成交易的,投诉的可以追溯到平台。由平台来维权。第二,假如是在商家的独立店铺里面购买的,这样维权的难度就比较难。因为微信支付提供的只是支付端口,退款不属于功能上的问题。除非产品存在严重欺骗,造假的可以通过第三方法律途径来维权。建议使用微信交易前,请仔细研究产品的,确认后在进行购买,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商家所卖商品是否您已收获,若您对商品质量有疑问或要求退款的问题,烦请您与商家协商处理。若商家不同意退款,金额过大,烦请您报警处理。最后会退款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根据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微信投诉有用吗,微信投诉肯定有用的,至少你举证了相关证据,可以在一定程度造成诈骗人微信封号等一些惩罚措施。虽然说涉案金额比较少的情况,哪怕是诈骗,追回的概率都很小。但是还是要选择微信投诉和报警处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是诈骗,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微信投诉有用吗,微信投诉肯定有用的,至少你举证了相关证据,可以在一定程度造成诈骗人微信封号等一些惩罚措施。虽然说涉案金额比较少的情况,哪怕是诈骗,追回的概率都很小。但是还是要选择微信投诉和报警处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是诈骗,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
    微信投诉有用吗,微信投诉肯定有用的,至少你举证了相关证据,可以在一定程度造成诈骗人微信封号等一些惩罚措施。虽然说涉案金额比较少的情况,哪怕是诈骗,追回的概率都很小。但是还是要选择微信投诉和报警处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是诈骗,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
    二、微信退款查询操作
    1.首先,我们的微信支付钱包里面又两种支付方式。分为微信钱包和银行卡两种支付方式,银行卡我们都知道是什么了。
    2.那么,对微信钱包呢?它里面的钱哪里来的呢?其实就是我们银行卡通过间接或者直接转过来的钱了。
    3.所以,我们的退款就是在微信钱包里面了。我们的微信发出的未领取红包或者转账错误的钱都退回到微信钱包里面了。
    4.既然微信对退款都退回到微信钱包里面了,那么,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账呢?一般来说,微信规定对退款都会在在24小时之内完成。
    5.其实,微信支付对退款基本是在1分钟内完成的。微信支付对转账之时开始24小时内没有接受的话就是立即转账回微信红包的。
    6.那要减少微信退款率的话,我们在对微信支付转账的时候,选择通讯录方式来给好友转账就比较成功了。
    6.那要减少微信退款率的话,我们在对微信支付转账的时候,选择通讯录方式来给好友转账就比较成功了。
    6.那要减少微信退款率的话,我们在对微信支付转账的时候,选择通讯录方式来给好友转账就比较成功了。
  • 法律分析:可以退的。卖家同意退款后,把东西用快递发回,然后等待卖家退款,注意好时间,超过三天卖家不退,可申请客服介入。记得所有聊天记录一定要在旺旺上,QQ聊天记录,淘宝不认。
    至于邮费问题,如果是这个东西发到手就是坏的,由卖家承担,在旺旺上要说清楚由卖家承担,并且需要卖家答应即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第十一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十二条 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的权利。
    第十三条 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第十四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