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在网上买的东西不发货

网络购物
2024-01-04 16:26: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网上买东西卖家一直不发货能够有以下几种方式解决:一,与卖家商量先尝试与卖家沟通,或许因为发货量等原由把顾客的订单漏掉了,如果卖家不理人或者敷衍拖延,服务立场不好,直接投诉卖家;二,系统处置找到订单,直接申请退款,退款原由选择“缺货”,退货说明也填写类似的内容,提交退款申请;申请退款后,卖家即使不操作,退款也会在限定时间内退到顾客的支付宝或银行卡内;退款成功后,在天猫店买下的无得到赔偿的话,先与卖家商量赔偿,如果天猫卖家不愿意赔偿,建议投诉得到赔偿,找到订单,选择“投诉商家”;填写投诉的原由,违背答允延迟发货商家表示商品缺货,然后再上传凭证,截取与卖家聊天记录上传等等待客服处置即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 当事人在网购后商家拒不发货的,可以向网购平台投诉解决,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要求进行调解。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第三条
    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应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法律分析:消费者权益受到的损害后的维权途径:1、自动与商家协商。当发现购买商品与自己的需要不相符合时第一时间与商家协商沟通,指出自己的购买目的与产品不符合,申请更换或者退货。 2、 网购-七天无理由退换货。从2014年3月15日起针对网上购物,商品不符合自己需求,买家可以在签收日起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无理由退换货的前提是该商品未被拆封。3、 12315维权。在与商家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可以拨打12315电话,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此途径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寻找法律维权的方法。能给予不法商家最有效的惩罚。再使用12315维权之前,最好能保留商家不正当交易的有效凭证。4、 媒体曝光维权。针对有背景、有影响力的违法商家,各种协商途径,各种维权受阻,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电视台、网站、微博等)曝光其违法行为,通过舆论的压力和高层政府官员的重视来深度维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