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22岁,男朋友17岁,与他分手后他用自杀威胁我很多次,之前我都妥协了,这次没有并且告诉了他家长,然后就把联系方式都删除了,如果他自杀了我会承担法律责任吗

人身损害赔偿
2024-01-09 11:14: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情侣或者夫妻之间因为感情纠纷,其中一方威胁自杀的,如果另一方没有教唆其自杀或者刺激其自杀,是不需要负法律责任的。如果对方在自己面前自杀,则己方有义务阻止,并且及时报警。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 吵架后一方自杀的,另一方若明知其有自杀倾向不予理会的,一般是需要担责的。根据《刑法》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教唆别人自杀是否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要根据被教唆者是否对自杀行为具有完全的认识能力。如果被教唆着属于完全刑事责任人,对自杀的行为有完全的辨认能力和认知能力,则不构成犯罪。
    但被教唆者属于未成年人的或精神病人,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