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因工伤不想再去上班了,厂里已经报了工伤,怎么处理

2019-06-28 11:16:3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进行工伤保险,处理工伤事故赔偿责任纠纷,最首要的,就是进行工伤认定。《条例》对工伤认定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使工伤认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条例》明确规定了认定工伤的七种情形,其中既包括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情形,也包括患职业病、职工因工外出遭受损害,以及职工上下班途中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情形,也设立了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为工伤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弹性条款,包含了造成工伤的一般情形。
    《条例》还规定了三种视同工伤的情形,规定对视同工伤的职工享受同等的工伤保险待遇。为了防止工伤认定的扩大化,损害广大职工的利益,《条例》规定了不得认定为工伤和不得视同工伤的三种情形。
    这样,就划清了工伤事故的原则界限,凡是构成工伤的,就可以得到保险的保护,凡是不构成工伤的,也不能冒充工伤,侵害其他职工的权利和利益。
  • 工伤赔偿标准计算表
      【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
      
    (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4个月
      
    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2个月
      
    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0个月
      
    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
      
    (二)按月享受伤残津贴(按月支付)
      
    1、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
      
    2、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
      
    3、三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
      
    4、四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
      (注: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五级、六级伤残待遇标准】
      
    (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五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6个月
      
    2、六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4个月
      
    (二)伤残津贴
      
    1、五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
      
    2、六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
      (注: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照月发给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标准】
      
    (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2个月
      
    2、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0个月
      
    3、九级伤残=本人工资×8个月
      
    4、十级伤残=本人工资×6个月
  •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