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网贷被骗   借款没到账

网络借贷纠纷
2024-01-11 11:56: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贷款未到账被骗构成刑事案件,不需要还贷款,而且要追究诈骗人的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贷款未到账被骗不需要还。贷款没有到账,即使签订了贷款合同,但是贷款机构没有履行合同的约定,因此贷款事实是不成立的,用户不需要还款。正规的贷款产品,都是从放款以后才开始计算利息,而没有放款之前就收取费用的话,用户一定要拒绝,因为这是违规、不合法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 1、网络贷款被骗,没有实际到款,是不需要还钱的。
    2、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
    3、网贷被骗数额达到3000元的,可以构成诈骗罪,受害人可以拨打110报警。
    4、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