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如何处理精神病患者无法偿还贷款?

金融借款贷款
2024-01-12 17:02:1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贷款都需要还的。精神病人是需要有一名监护人的,精神病期间所发生的一些民事行为纠纷由监护人负责。精神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发放贷款时未得到其监护人认可同意的,可以不用还款,法院也不会支持,但是如果该精神病人属于半清醒的那种,申请贷款时,认定是清醒状态的,可以要求精神病人以其个人财产偿还贷款,如未按时归还,即会产生逾期记录,因后续再申请贷款或信用卡等业务时,均需审核信用情况,建议保持良好的还款记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 法律分析:与精神病人有关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民事能力人,不是都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债务产生于精神病人患了精神病以前或间歇性精神病人正常时,借贷就是有效的。其债务也应当偿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 法律分析:如果是在患病期间贷款,贷款合同无效,精神病人没有行为能力不需还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