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出了车祸应该怎么处理,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交通事故赔偿
2024-01-12 20:44: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随便签署交通事故赔偿协议;
    2、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治疗;
    3、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掌握对方信息;
    4、理赔中不要将任何原件交给对方;
    5、切勿自行委托伤残鉴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第一百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 出了车祸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 法律分析:发生交通事故,人伤理赔流程有:
    1、报案:事故发生后可先向交警部门报案,并向保险公司报案。尽量保留事故现场,如伤者伤情严重,则应先拨打120救人。
    2、现场处理:交警到来之后,说明情况,如无法保留事故现场,需另外提交事故照片;听交警安排送伤者入院治疗;涉及车辆损失需保险公司现场勘查,并出具勘查报告。
    3、医院处理:如伤者家属到场,可告知自己车辆是有保险的,车已被交警扣留;可留下手机号码,并取得对方联系人的手机;提醒伤者保留好医药费的发票及病历;如需垫付,保留好垫钱票据。
    4、进行调解:责任划分尊重交警的意见。交警根据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等对方治疗结束,约定时间与保险公司、交通队协商调解,协商一致,现场出具调解书。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八十六条 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
    应当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维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之日起十日内一致书面申请。
    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