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买到假货,想假一赔十

消费者维权
2024-01-14 05:06:1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买到假货申请假一赔十方法如下:
    1、卖家可以在买家发起投诉后的24小时内,根据实际情况主动赔付,投诉完结不扣分,一般来说,卖假货的商家都会拒绝退款的,这时消费者应该对买的假货进行拍照,保存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并寻找一些有效的凭证进行投诉;
    2、若卖家自判无责,则可以拒绝处理后进入举证期,买卖双方根据举证内容来提供凭证,若预处理期仍未达成一致,根据买卖双方的凭证在4个工作日给出处理意见客服介入之前,另外可以发起维权,并申请要求客服介入,这时客服就会帮助当事人处理问题;
    3、若举证期未协商一致,卖家可以根据买家提供的凭证再次作出处理,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商家需要在消费者赔偿一定金额的,该金额是消费者买到其货物金额的一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 消费者购买到假货一般是假一赔三。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八条 【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第二十三条 【质量担保义务、瑕疵举证责任】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且存在该瑕疵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除外。
    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 一、买到假货假一赔十合法吗
    1、买到假货假一赔十是合法的。“假一赔十”属于商家自愿做出的承诺,是有利于消费者不利于商家的,对不利己的规定,法律不会干涉。所以,如果消费者买到了假冒伪劣商品,而商家又有明确的“假一赔十”告示,就可以认定是商家的真实意思表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赔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
    【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
    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二、买到假货怎么投诉
    1、保留有效证据,如果发现所购买的是假货,需要收集证据,还有与商家沟通的聊天记录,以备投诉时使用;
    2、与商家协商,收集完证据后可以通知商家;
    3、要求商家退货,如果商家是7天无理由退款,但没有假一赔
    三、第三方质检的话,那就要求商家退款并由商家承担运费;
    4、要求商家赔款,如果商家参加了假一赔三的话,那就要求商家除了退款外,还要按实际支付商品价款的二倍进行赔付。如果商家参加了第三方质检的话,那就要求商家对商品所付款的一倍进行赔偿;
    5、向消费者保护协会投诉,如果店家所作出的决定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建议向消费者保护协会进行投诉。 到假货可以向消费者保护协会投诉。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