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每年因网络暴力而死亡的数据

网络侵权
2024-01-16 10:31:1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网络暴力致人死亡判定如下:1、网络暴力致人死亡,如果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是侮辱诽谤罪;2、如果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涉嫌诬告陷害罪;3、如果怂恿鼓励他人自杀,构成故意杀人罪。遇到网络暴力辱骂如何处理遭到网络暴力可以在公安部门或者互联网管理部门举报,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收集证据线索。2、向相关部门报案。3、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4、委托律师维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据统计,每年约有2000人死于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一种以“诽谤、中伤、侵害名誉、损害权益、煽动”为特征的言论、文字、图片、视频。这种言论、文字、图片、视频都会损害他人的名誉、权益,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会对当事人的名誉、权利和精神造成损害,它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伴随着侵权和犯罪行为。需要通过教育、道德约束、法律等手段加以规范。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民要想获得自由表达的权利,也应该承担起维护网络文明和道德的使命,至少应该保持必要的理性和客观。
  • 法律分析:目前还没有关于网络暴力的相关刑事立法。因网络暴力致死的受害者家属无法要求施暴者承担刑事责任。受害人家属可以带着受到网络暴力伤害的证据,去公安部门报案,按诽谤罪处理。受害者可以带着证据去法院起诉网络暴力的施暴者,要求得到民事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