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说的工资和发的工资不一样

讨薪
2024-01-17 07:56: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薪酬和工资的区别有哪些
    1、薪酬和工资的区包括:
    (1)形式不同。工资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薪酬是员工因向所在的组织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
    (2)税收不同。对劳动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二、企业薪酬由哪些要素构成
    1、本金。在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基本薪酬差异是明显的,一般能升不能降,表现出较强的刚性;
    2、奖金。
    薪酬反映员工的工作业绩的部分为绩效奖金,薪酬反映公司的经济效益部分为效益奖金。绩效奖金及效益奖金的缺少导致薪酬与工作业绩、经济效益脱节;
    3、津贴。津贴设置不合理,对一些特殊的工作岗位缺少补偿,同时也使薪酬失去了其灵活性;
    4、福利。
    福利应是人人都能享受的利益,它能给员工以归属感。福利特别强调其长期性、整体性和计划性;
    5、保险。保险属于福利的一种,它是一种对长远利益的保证或者对突发事件的一种预防,社会保险还有强制性的意义。
  • 劳动合同薪资和实际发的工资不一样,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问题,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 法律分析:如果有发放记录等证据证明企业发放的工资与劳动合同的工资不一致,一旦发生纠纷,仲裁机构和法院会支持以实际工资为准。出现这种情况时,劳动者一定要留心保留领取工资数额时的证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九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