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有邻居经常在闲暇时间恐吓,威胁我,用语言辱骂我,但我又苦于没有证人为我作证,我该怎么办?

其它
2019-06-30 21:05:59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您可以参考以下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具体而言,根据我的知识和经验,建议您考虑向公安机关报案来维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希望我的答复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 关于语言恐吓,例如:未对实施暴力行为以及语言恐吓等恶劣手段,时间为3小时50分钟,可以说不构成非法拘禁罪。 划清一般非法拘禁行为与非法拘禁犯罪。非法拘禁行为,只有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
    因此,应当根据情节轻重、危害大小、动机为私为公、拘禁时间长短等因素,综合分析,来确定非法拘禁行为的性质。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9高检发释字〔1999〕2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案(第238条)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禁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   2.3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的   3.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   4.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的   5.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无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你构不成犯罪,但也有非法拘禁行为。
  • 被人恐吓该怎么办?首先自己需要弄清楚对您作出恐吓的人是谁,如果情况严重影响自己,应该报警,但要注意收集相关恐吓的证据。下面就由法律快车的编辑为您介绍。   
    一、遭到别人的恐吓时,首先要搞清楚三件事情:   第一,威胁我的人是谁?   尤其是匿名威胁,你得自己搞清楚。自己是否平日一不小心得罪谁了,基于说话口气、笔迹、威胁内容以及其他一切可以捕捉到的证据,极可能做出准确猜测。   第二,对方为什么要恐吓我?   搞清了谁在恐吓我,这个问题也就有思路了。   第三,对方是否会真正实施恐吓中的行为。   这个问题有点难回答,这既取决于恐吓方平时的所作所为和性格气质,也取决于我是否在哪里真的给他造成深仇大恨了,还取决于对方说恐吓我时的具体情景,比如他喝酒没,是否受到他人怂恿,或者对方(或者他家里)是否遭到某些重大变故。   
    二、作出恐吓行为的人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三)情节严重的,涉嫌寻衅滋事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 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给对方当事人一定的准备时间,以防止当事人利用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权利给对方当事人突然袭击,扰乱诉讼进程。因此有必要对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规定合理的期限。
    从性质上看,提出证人出庭作证的申请属于举证范畴,因此,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期限应于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须经法院许可。申请只可能有两个法律后果,即许可或不许可。
    这意味着法院应当进行一定程度的审查,对于在法律上或事实上明显不具有出庭作证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的,法院不予准许。比如,当事人申请已死亡证人出庭作证,当事人企图要求证人证明事实与本案明显无关等等。
    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及时通知证人,通知时限为开庭审理之前。  原则上,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期限截止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复杂性,作“一刀切”的规定,必然会在此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因此有必要设一弹性规定。
    为此,对于当事人在庭审中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裁量,决定是否准许以及是否延期审理。也就是说,法院的处理方式上可有三种选择。一是决定不准许证人出庭作证,主要适用于当事人申请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形。
    二是决定准许证人出庭作证,适用于当事人的申请有正当理由的情形。三是决定准许证人出庭作证并且延期审理,适用于当事人的申请有正当理由,但准许证人即刻出庭作证将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质证困难的情形。
      依据指引:  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7月24日)  第四十三条当事人中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庭可以根据审理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以及是否延期审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