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是未成年人,被母亲赶出家门怎么办?

子女抚养
2024-01-24 15:22: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一般父母要抚养至子女成年即18周岁,父母未尽扶养义务的,您可以请求居委会、村委会等部门介入调解,或者到法院起诉要求父母履行扶养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 父母把子女赶出家门,若子女为未成年子女可能构成遗弃罪。对于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可以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以上删除犯法。未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依法代理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1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不一定是年幼的子女,以上删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一)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二)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三)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四)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五)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六)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七)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八)依法代理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九)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十)其他应当履行的监护职责。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虐待、遗弃、非法送养未成年人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二)放任、教唆或者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三)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参与邪教、迷信活动或者接受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侵害;(四)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烟(含电子烟,下同)、饮酒、赌博、流浪乞讨或者欺凌他人;(五)放任或者迫使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失学、辍学;(六)放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七)放任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八)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从事国家规定以外的劳动;(九)允许、迫使未成年人结婚或者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十)违法处分、侵吞未成年人的财产或者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正当利益;(十一)其他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财产权益或者不依法履行未成年人保护义务的行为。
  • 法律分析:将未成年子女赶出家门应当不是父母本意,许多情况下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和矛盾都是一时之气,建议双方平心静气,及时进行沟通交流。但是,如果属于父母拒不承担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的,可能构成遗弃罪,可以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